對小人物來說,名利往往是必須緊擁在懷的床伴,而「良知」這玩意則像個聖潔難搞的處女,只適合當春夢取暖,正因這樣的劣根性,Bob Dylan憂鬱的反問臉永遠不滅,不斷地在我們心中被翻修重生。
可能連Bob Dylan自己都沒想到,他老人家在2006年牛刀小試出了一張專輯《摩登時代》(Modern Times),發片首週就以全美銷售19萬2000張的銷量,穩坐告示牌冠軍,甚至在年輕人掛網的iTunes領域稱王,還同時登上了亞馬遜當周銷售冠軍(注意喔!你可沒有扭屁股、脫衣服或傳緋聞),打敗了全美賣座的金科玉律,他以他更沙啞的聲音,也沒有做出任何媚俗動作就跑回本壘,驗證了Bob Dylan簡直如同宗教領袖的魅力,經歷了30年,沒想到神主牌的光芒只有更加彰顯,甚至傳到我們這小海島來,你還記得某年貢寮音樂季曾傳他要來站台演唱的事嗎?讓跨越三個世代的人同樣抱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,Bob Dylan從來不只Bob Dylan而已!
Bob Dylan為何有如此超越音樂的魔咒?跟他同期的還有瓊拜亞、Phil Ochs等民歌英雄,但從來沒有人像他當年清秀憂鬱且睿智的姿態站在眾人面前,用一個很老靈魂的唱腔,在1962年唱出「Blowing in the Wind」,無論是外型或歌曲都將一整個世代的抗議與無助全部嗆翻了出來,1965年的紐約民謠節,Bob Dylan改以搖滾樂登場,改造了以前只會談情說愛的搖滾形式,那天是「民謠搖滾」的起點。他從未積極參加任何抗爭行動,更讓他形象「冰清玉潔」。人都是這樣的,名利是緊擁在懷的床伴,而「良知」這玩意則永遠像個聖潔的處女,只適合當春夢取暖,正因這樣的劣根性,Bob Dylan憂鬱的反問臉跟著物質不滅定律,不斷地被翻修重生,他被當成「社會良心」代名詞,「良知」愈咫尺天涯,「Bob Dylan」就愈生生不息,就算Dylan如今沒出唱片,他出來登高一呼,仍有大把人會熱淚盈眶,因為「良心」是所有人的初戀,但終不是配偶,那些「遺憾」需要找個人依歸。
2006是Bob Dylan的回歸起點,無論是他自傳的暢銷,還是根據他的自傳「I’m Not There」改編的電影正在拍攝中,導演托德海恩斯(曾執導過搖滾電影《絲絨金礦》)聰明地知道沒人配得上被神格化的Dylan,因此選了七位知名男女演員,包括凱特布蘭琪、朱莉安摩兒、李察吉爾、希斯萊傑、克里斯汀貝爾分飾他不同時期,可見Bob Dylan被放置的位置。在現今所有名人都可以被脫口秀消遣至不堪的境地,主政者智商不滿100,繼任者也只是半斤跟八兩之下, Bob Dylan成不可侵犯的最後防線,因為他生活在太多人的回憶裡,那塊地方是有保護令的。
但如果你天真地以為,垂垂老矣的Bob Dylan,可以再給我們神諭,或是再給我們什麼啟發?那是不可能的,不是Bob Dylan變了,而是我們沒有那個60年代的閒情回顧或緬懷,我們每日收看的災難新聞都以秒數累計計算,所謂人道關懷也成山成打地蜂湧到我們面前,而地球暖化的危機,更讓我們嗅到自身難保的訊息,電影更是反覆將人類死相演練百遍,我們面對眾多訊息,早已麻木不仁,因此Bob Dylan也只是Bob Dylan,60年代的英雄,未來也不可能再有另一個,就如他1965年講的:「音樂不可能改變社會的。」敬這先知一杯,我們最後的「鄉愁」。(這篇曾刊載於GQ雜誌上 最近看到唱片行 又拿出Dylan的精選 放在顯眼位置 於是再拿出跟大家分享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