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提醒大家,葛斯范桑以90年代grunge教祖Nirvana主唱Kurt Cobain生前最後48小時為藍本的電影《Last Days》非常反高潮,搖晃的半紀錄片形式,像搖滾樂迷對他送終的目光,比「觀落陰」還沒爆點,但卻是老搖滾迷們送走自己青春殘影的最後高潮。
如果要問你:你要死時是個庸俗富裕的胖子?還是像頭美麗憤怒的野獸?(當然,美麗是我掰的,沒人能死得多美麗),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都選前者,因為搖滾是頭「悶騷」的野獸,搖滾迷們成年後多數變成沉默中產階級(他們本質就是如此,可以偶爾火山爆發,但永遠無法像嬉哈這麼持續外放),也因如此,Kurt Cobain沒有死透的命,他像個神主牌仍可以美化我們青春期時那些沒有名目的哀愁憤怒,作為我們人生勇敢過的紀念。但當「青春」被無限上綱,被吹捧成一高價商品時,「青春」就會來反噬你,把那些代言人吃得一滴不剩,這就是Kurt Cobin的悲劇,也可以對照出歌迷擁戴本質的殘忍,他們希望自己的偶像繼續耍賴,不要像自己認份的長大。
誰都記得Nirvana在90年代搞出的轟轟烈烈,一張名為《NeverMind》將Grunge樂風捧上了天,混著藥物、死亡氣味與混亂演出了90年代最瘋顛的高潮,1994年, Cobain在自宅被發現舉槍身亡,他的人生與其音樂一樣,在一陣陣近乎崩裂出血的叫囂狂飆後,突然嘎然而止。當時美國電台幾乎歇斯底里地24th播Nirvana的歌,宛如青少年的「國喪」,不過《Last Days》這部電影可沒那麼高潮,它不斷運用影像的翻轉與重疊,來模擬Cobain大腦因藥物產生的時空扭曲幻覺,對白寥寥可數,主角在鏡頭前完全地被徹底孤立,沒有什麼搖滾熱血,也沒有英雄主義,只有逐漸下台的背影。
在《Last Days》演出Kurt Cobain的麥可比特(Michael Pitt)是美國剛崛起的演員,所幸他也是個陰陽怪氣的傢伙,他在《搖滾芭比》中演出一個剽竊他人作品的歌手,但那股艷氣與懷才不遇的恨意,讓他的「惡」變得合理化、在《巴黎初體驗》中,飾演身處1968法國學運的美國留學生,他照例將那股反抗後的茫然演得入木三分,而在商業電影《拿命線索》中愚弄有錢同學犯下殺人案,極度邪氣壓抑的憤怒表現,鋒頭理所當然蓋過傻大姐珊卓布拉克,影評說他神采幾分像之前沒主流化的李奧納多,那種反體制的恃才傲物,在演員身上通常只能存活一兩年,所以正是演Kurt Cobain的好時機,也因此,我們看到《Last Days》海報時會如此驚訝,宛如乍見Cobain的死後復活。
有很多人常會問:「如果Kurt Cobain還活著,會是怎樣不同的未來?」人們深怕他也跟其他腦滿腸肥的搖滾巨星一樣,等著人們在頒獎典禮上為他起立鼓掌,然後再觀賞一下他過去光輝的錄影帶,證明以前的歌曲並沒有現在那麼濫,因為Cobain始終不同,他代表一個時代的終結,在他之後,嘻哈開始崛起,更積極且更緊抱世俗,Cobain那一槍打出一個分水嶺,青少年的憂愁再也失去了正當性,所以Cobain永遠不能死透,他的悲傷太濃烈嗆人,直接控訴生命徒勞的本質,濃烈到無人敢接班,深怕也錯殺了自己。
(這篇曾在前年GQ發表過 又是一篇我不甘寂寞又奮憤世嫉俗因子燃燒的文張)
留言列表